「醫健通+」的新定位

「醫健通+」標誌

在醫健通的優良基礎上,政府在2023年施政報告公布推出「醫健通+」5年計劃。立法會於2024年7月批出為數13.96億港元的新承擔額,用以推行該計劃,將醫健通由一個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轉型為集醫療數據互通、服務提供及流程管理於一身的綜合醫療資訊基建。

「醫健通+」5年計劃下的4大策略方向

我們會根據病人為本原則及4大策略方向,包括「統一電子病歷」、「統一治理流程」、「統一健康工具」及「統一數據平台」,推展「醫健通+」的開發工作。

  • 統一電子病歷(圖示) 統一電子病歷
    展開
    統一電子病歷

    在「統一電子病歷」策略下,我們的目標是將病人分散在不同醫療流程中的電子健康紀錄,整合到個人醫健通戶口。一個全面完整的電子健康紀錄檔案,可以協助病人和醫護提供者在知情的情況下作出決策,並更有效地回應病人的健康需求,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以及節省護理成本。為充分發揮電子健康紀錄的潛力,我們將採取措施提高市民和私營醫護提供者的參與及鼓勵他們存入資料至醫健通,以進一步擴大和深化現有的健康數據庫,以及拓展更多類別的健康紀錄,從而涵蓋更全面的個人健康數據。

  • 統一治理流程(圖示) 統一治理流程
    展開
    統一治理流程

    「統一治理流程」策略旨在改善現有醫護服務模式,透過建立一個有效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貫穿整個醫護服務流程,連結不同界別及層級的醫療系統,便利市民參與各項健康計劃,全面掌控自己的護理流程。此策略對建立「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中所倡導以地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尤為重要。「醫健通+」將支援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更有效地協助病人在醫療系統各層級尋求合適服務,同時為第二層公營醫療服務把關。

  • 統一健康工具(圖示) 統一健康工具
    展開
    統一健康工具

    「統一健康工具」策略旨在利用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及其廣大社區服務網絡,推進政府基層醫療服務的相關工作。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將會成為市民的綜合健康工具,協助他們在不同地點接受醫護服務,管理他們的醫護服務流程並掌握健康信息,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以及積極預防疾病和建立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 統一數據平台(圖示) 統一數據平台
    展開
    統一數據平台

    在「統一數據平台」策略下,「醫健通+」將建立一個中央、靈活和安全的數據庫,儲存全港人口的健康數據,並輔以資料分析工具。我們亦會按現行法律框架,制定一個穩固的個人資料私隱、保障資訊安全和存取管制機制。該資料庫主要用於支援學術界、研究機構、藥劑業和生物科技業作醫學研究、臨床試驗和創新,以及政府醫療政策制定。我們會建立一個具備合適工具(例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分析平台,以及制定合適的管治框架,以確保相關數據得以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安全、適當地使用,並充分保障資料安全和私隱 。

「醫健通+」的9大功能

為了讓市民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醫健通+」會建立一個綜合服務平台,促進護理協調、跨界別協作、健康管理和監測,為每位市民帶來連貫和個人化的治理流程。當中,我們會針對治理流程中每個重要階段及接觸點,推出9大核心功能,從加強健康意識及預約治療,以至護理跟進和持續監察。有關功能包括—

  • e+預約/ e+轉介(圖示) e+預約/ e+轉介
    展開
    e+預約/ e+轉介

    「醫健通+」會為病人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電子預約功能,包括公私營醫護服務。「醫健通+」亦將提供一個實時、安全,連結家庭醫生、中醫、專職醫療人員、社會服務提供者和專科醫療人員的電子轉介系統。

  • e+登錄/ e+認證(圖示) e+登錄/ e+認證
    展開
    e+登錄/ e+認證

    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將會增設根據安全可信的個人資料總索引所建立的個人二維碼,讓市民在線上和線下的治理過程中,快速地進行非接觸式的身份識別和驗證,包括預約和轉診、登記、入院、遠距醫療、處方和配藥,以及查詢醫療紀錄等。

  • e+影像/ e+化驗報告(圖示) e+影像/ e+化驗報告
    展開
    e+影像/ e+化驗報告

    「醫健通+」將推出電子檢查報告功能,包括「e+影像」和「e+化驗報告」,讓市民及其授權的醫護提供者能透過系統永久取覽電子檢測報告。有關功能可方便進行分析及比較,節省重複檢測成本,並省卻保存紙本和影像報告的不便。

  • e+藥物(圖示) e+藥物
    展開
    e+藥物

    「e+藥物」旨在通過「醫健通+」平台的數據連接,整合不同醫護提供者的藥物紀錄及相關醫療服務,包括電子處方。廣泛而言,電子藥物紀錄可支援一系列新服務,例如藥品整合、藥物補給、藥物核對/管理、用藥提醒、用藥追蹤、遙距醫療和藥物送遞服務等。

  • e+證書(圖示) e+證書
    展開
    e+證書

    「醫健通+」的「e+證書」功能讓公私營醫生(包括中醫師)透過系統簽發電子醫療證明書,方便市民存取作各種日常用途,包括向僱主或學校請假、申請就學、就職和旅遊,並有助減低遺失紙本證明書的風險及支援網上服務,提升病人整體服務體驗。

  • e+便攜紀錄(圖示) e+便攜紀錄
    展開
    e+便攜紀錄

    我們會致力促使病人在香港境外地方能安全獲取和分享他們的健康紀錄作醫療用途, 從而獲得安全及連貫的護理服務。我們已推出了兩項新功能,便利市民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獲取儲存在醫健通的健康紀錄(「跨境健康紀錄」),以及存放他們在外地求醫時的病歷(「個人資料夾」)。

  • e+健康小助手(圖示) e+健康小助手
    展開
    e+健康小助手

    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會成為市民的個人健康助理,連接一系列醫護流程的主要功能,包括「e+預約」、「e+轉介」和「e+藥物」,協助市民管理自己的醫療服務流程。我們亦會進一步擴展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上可供查閱的電子健康紀錄,讓市民掌握自己的健康紀錄,以更明智地選擇醫療服務,並向非本地醫護提供者提供健康紀錄,改善他們的護理流程。

  • e+健康監察(圖示) e+健康監察
    展開
    e+健康監察

    我們留意到愈來愈多市民使用流動健康應用程式及自我監察技術,記錄及追蹤身體活動、心跳率、睡眠質素, 甚至壓力水平等健康指標。為此,我們將制定「醫健通+」共融計劃,以認證及將相關物聯網融入「醫健通+」生態系統,從而支援電子健康監察功能,便利市民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態,並可透過特定的健康指數來識別異常情況。有關數據亦可支援醫護提供者的決策過程。與此同時,我們會繼續擴大市民透過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輸入的電子健康紀錄範圍,供他們及醫護提供者儲存及進行監察。

  • e+生活(圖示) e+生活
    展開
    e+生活

    我們會將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打造成為單一平台,鼓勵市民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模式。用戶通過健康追蹤應用程式的對接,可記錄他們的活動水平及累積健康積分。我們已推出健康挑戰平台「e+生活」,鼓勵市民多做運動,並積極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參與富趣味性的活動。

有關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功能的更多資訊,請瀏覽醫健通專題網頁。

醫健通專題網頁

 

健康生活 由e+開始
0:57